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18年01月3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三版:人文永宁
2018年01月31日

黄岩政协文史讲堂之八

长潭水库是黄岩水利建设史上的一座丰碑

阅读量:4878 本文字数:2359

■叶明照

笔名叶峰野,退休后,被聘任为区党史学会名誉会长、区宗教文化研究会特约研究员,也是区社会科学联合会会员,出版有《峰野文集》,并与他人合作出版《瑞岩寺古刹》《佛教的精神与特色》。

黄岩长潭水库于1958年10月1日动工兴建,至1964年建成,至今已有五六十年的历史。它是黄岩水利建设史上的一座丰碑。

(一)

当时,卢秀袒是省水利厅工程师,老家是黄岩乌岩区。他深知家乡水利“十年山洪九年涝”的情况。1956年春,他回家过年后与当时的黄岩县水利局领导谈起黄岩治旱涝问题时,提出了建造长潭水库的建议。

根据卢秀袒的建议,1956年下半年,时任县委书记吴书福、副县长王林松、水利局长徐叔廉等一行6人,深入当时头陀、乌岩、宁溪3个区进行调研,摸清灾害的发生地及修水库涉及到的问题,并座谈讨论,广泛听取当地干部、群众的意见。

梳理出来的主要问题有:乌岩街的整个集镇、小坑街都将被淹没;千家万户要搬迁,初步调查涉及3万多人,并有3万多亩良田和山林要淹没,还关系到8个乡、三百多个自然村等等。

(二)

调研后,当时的县委发扬敢想敢干的作风,把建水库提上议事日程。在酝酿过程中,县委就意识到,建水库既要得到上级的批准与支持,又要统一全县的思想,得到全县广大党员和群众的支持。否则,水库绝对不可能建成。

县委马上采取行动,派时任县水利局局长的徐叔廉到省水利厅去汇报调查结果与建库打算,征求水利厅领导和专家们的意见,寻求支持与帮助。同时,县委召开了一次全县区委正副书记及部委办局负责人会议,详细介绍了建水库的事项及西部山区的调查情况,并让与会人员对建库问题谈认识、说想法。随后,县委要求组织广大干部群众开展大讨论,把治旱涝与修水库的打算说给他们听听,征求意见。

通过大讨论,建水库的打算得到了全县各级组织、广大干部群众的赞同和支持。

(三)

1957年下半年,县委根据《农业发展纲要》,向省委、省政府、省水利厅提出建造长潭水库计划的报告。1958年2月,省水利厅组织勘察队,对永宁江流域进行全面勘察,提出在永宁江上游兴建大型水库的建议。接着,省水利厅勘测设计院专家徐良德和董小波等带钻深队37人,对水库坝址地质进行钻探。然后,省水电勘测设计院又成立长潭水库工程设计机构。他们花了近一个月的时间,编写完成黄岩永宁江上游长潭水库计划任务书。随后,时任省水利厅副厅长的吴又新会同地、县委领导又到长潭实地勘察,决定选取长潭青龙山与伏虎山的峡谷为水库坝址,定名“长潭水库”与“长潭水电站”。此后,县委正式向省委上报《黄岩县长潭水库计划任务书》。当年7月23日,省里批准长潭水库列入国家基建计划。当年8月18日,省委批准兴建长潭水库,并上报国家水利部。时任国家水利部副部长李葆华和省委第一书记江华、副省长王醒到长潭作实地检查,对施工质量等问题作了重要指示。

(四)

1958年8月18日,县委成立黄岩长潭水库水电站工程委员会,由时任县委书记吴书福任主任,县委副书记贾俊才任工程指挥部总指挥,并抽调县级机关部委办局负责同志及机关干部八十多人到长潭水库、水电站工程指挥部工作,组建工地党委。

工地党委和指挥部讨论决定:按照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的要求组织广大民工;以公社为单位建立民工团部,全县共建十二个团;以乡(公社化后称管理区)为单位成立一个营,共建六十个营;以生产大队(村)为单位建立连与排五级组织,连排干部由管理区营部组建。

为解决民工吃住,除借用民房外,工地四周建了九百多间茅草工棚。团部营部连排干部一律自带被褥同民工同吃同住同劳动。

1958年9月26日,县委下达通知,各公社团营连排干部于当月30日到长潭水库工地指挥部报到。那天,全县各公社党委的团营连排负责人共一千多名,自带棉被、干粮及劳动工具到长潭工地指挥部开会。时任县委副书记、工地总指挥贾俊才作了动员讲话,时任工地党委书记李富海作了全面部署。

(五)

1958年10月1日上午,水库开工典礼隆重举行。县委、县府领导,县级机关干部、各公社团营连排及部分民工骨干参加典礼。

当天下午,首批民工8951人到工地报到,以后分期轮回交替进行。第二天,按事先划分好的施工地段,大家在各团政委、团长、营长、排长的带领下正式开工。工地上打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百年大计,千秋伟业,质量第一,坚持高标准建好长潭水库”等巨额横幅,在阳光照射下显得格外夺目。

从这天起,工地上红旗招展,热气腾腾,近九千名民工投入战斗。在施工高潮期,民工高达一万八千余人。“抓晴天、抢雨天、小风小雨小雪当好天,黑夜灯下当白

天,争取一天当两天”等口号嘹亮。领导坚持与民工同吃同住同劳动,大家热情高涨。1960年春节也坚持施工。工地上出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

(六)

正当水库建设进行得热火朝天的时候,工地连续遭遇4次强台风袭击,引发了数次险情。

1959年9月4日,特大台风袭击长潭工地,降雨量450毫米,工地第一道导流坝被洪水冲垮,右岸30米宽和左岸150米宽的导流河底被冲2米多深,水位上升很快,五十多台抽水机要被淹没,数百民工冒死下水把抽水机抢搬上安全地带,民工张桂行被洪水吞没,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1960年8月1日至13日,工地上连续三次遭到强台风的袭击,共计降雨量达803.4毫米。由于水库集雨面积441平方公里,库内水位猛涨。此时水库大坝仅完成设计标高任务的一半多,溢洪道也来不及开凿,隧洞泄洪能力只有150立方/秒。面对如此恶劣的环境,为保大坝和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县委动员全县力量投入抗洪和抢筑加高水库大坝的战斗。由于险情频频,省里高度重视,来自宁波、金华等地的部队,新安江、富春江、瓯江工程队三百多人也参加了抢险。军民联合,经历了半个月的日夜奋战,终于取得了抗洪抢险保大坝的伟大胜利。

长潭水库投资达2837万元,历时六年建造完成,共投放劳工855.5万元。水库大坝高程35.5米,坝顶黄海高程达43米,坝顶长506米,宽6米,底部宽294米,水库蓄水量达7.32亿立方。水库的建成缓解了多地上百万亩农田的旱涝灾害,还解决了六百多万人的饮用水问题,是黄岩乃至台州水利建设史上的一座丰碑。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