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不动”的南门大转盘
拆除或改建?还是加强监管?
■本报记者 黄微 洪远涵
摩托车驾驶员“大义凛然”,载着人还在货车中夹缝穿梭,两个轮子的可不比四个轮子开得慢。
编者按:建于上世纪90年代的南门大转盘,曾是黄岩城区南大门的标志性交通枢纽,而近几年随着转盘周边交通流量的增加,围绕着南门大转盘的争议也愈发增多。
在记者的印象中,当年104国道黄岩至路桥段拓宽新建后,从院桥、路桥两地每次进黄岩城区,十里铺一过就远远看得到这座气派十足的标志雕塑。在这十几年间,交通流量跟着私家车保有量一起不知道翻了几番,再加上东复线通车后南门大转盘又负担起向火车站引流的压力。每天大大小小的擦碰事故,不时还有大货车的侧翻事故,高峰时刻大转盘处时常拥堵不堪。南门大转盘,似乎处在一个尴尬的“风口浪尖”位置。
画面一:粗略统计下,大约一分钟内,十三辆大型运输车、箱式货车、工程车进入南门大转盘环岛绕行,有一次甚至同一时间同一方向汇集了六辆,短时间内大量大型车的进入使得整个转盘的车流几近瘫痪。
画面二:一辆从路桥方向驶来的温岭中巴车在往104国道东复线的方向戛然而止,原来一位行人站在路边拦车。这一停,挡住了后面三辆小轿车。
画面三:一辆三轮车沿着转盘逆流而行,迎面而来的机动车避之不及,纷纷喇叭大作,小三轮车悠哉悠哉地踩向二环南路。
这些,只是记者近日在南门大转盘附近不到一刻钟内看到的情形。货车、私家车,大车、小车,机动车都已经在转盘上拥堵不堪了,不时还有自行车、三轮车奋不顾身地见缝插针。南门大转盘,还“转得动”吗?
“现在看到这样的还算好了,等到了下午下班高峰期来看看,根本是不动的了!”路边的一家五金店老板金阿姨告诉记者,“这里大货车特别多,一些超载的车在转弯时稍微快一点,很容易就侧翻的,一翻么更堵了。这样的事故我看得多了,平时的小擦小碰更是多了去了。”
据了解,在东复线未修通前,此处为丁字路口,车流量也并不是很大。采用环岛设计,车辆在通过路口时不用停顿,增大了路面通行能力,比信号灯更科学有效。但是车流量的猛增,加上东复线的修通,丁字路口已经变成了十字路口,大转盘已经严重显出了疲态。
应该说,环岛的设计对一些主干道交通疏导有其一定的效果,如今南门大转盘如此“不堪一击”除了车流量猛增外,交通秩序混乱、大型车辆(尤其是超载车)对通行影响都是不可忽视的因素。记者在联系区政府热线(84112345)询问有关南门大转盘是否有改建计划时,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其实反映希望拆除南门大转盘问题的市民很多,有关部门曾组织专家实地勘察过,结论是南门大转盘位置最合适仍是维持环岛通行方案,没有对大转盘的拆除或改建计划。
但大转盘处糟糕的通行情况显然需要引起各方更大的关注。
“至少要加装信号灯。”政协委员陈征表示,“在目前车流量这么大的情况下,环岛反而影响通行,有时真是进退不得啊,我自己有次赶火车时就遭遇过了。本来以为从外环过方便,结果却比街区里面还要堵。”
“迟拆不如早拆!”另一位政协委员俞永平明确地说。“以这样的发展速度,大转盘迟早要拆掉的,早拆早减少事故。现在火车站设立在我们这里,人流量车流量必然又增加了,路桥、温岭方向到火车站都要经过大转盘转入东复线。说实话这一带这么无序的交通,看上去就像个乡镇,很影响城市的档次。”
在网上关于南门大转盘有关讨论中,众多网民基本是一片喊“拆”声,也有不少网民表示,南门大转盘的拥堵除了车流量剧增这个因素外,关键是交通秩序维护和对超载车辆管理。这一点在记者现场采访中已经得到验证,超载大型车辆和一些不遵守交通规则随意穿行大转盘的非机动车,确实严重影响了此处正常的环岛交通。如果能控制好这两个关键因素,或许南门大转盘的通行能得到相当的改善。
椒江、路桥等地近几年内先后对一些转盘枢纽实施了交叉口渠化改造,无论是其出于顺应民声或是城市发展所致,改建后确实也收到一定效果。而南门大转盘,以及那座� 蹦苡幸桓鲇行У拇χ梅桨咐椿航獯舜Φ耐ㄐ懈旱#媚厦糯笞谈姹鹫庖晦限蔚木置妫�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