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06月1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二版:要闻
2025年06月16日

从老行当到医学体验 非遗文化“活”起来

阅读量:336 本文字数:912

本报通讯员 王敏智 摄

 

本报讯 (记者 牟婷婷) 桥下流水潺潺,桥上人声鼎沸。6月14日晚,ZUI黄岩非遗文化年系列活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在五洞桥举行。活动围绕“非遗正青春”主题,通过老行当的吆喝声、非遗匠人的指尖技艺、搭配别出心裁的“穿越游乐”互动形式,让非遗文化“活”起来。

活动现场,民间杂耍方阵轮番献艺,率先点燃氛围。顶缸、喷火、抛球、翻筋斗等传统技艺令人应接不暇。变脸艺人眨眼间变换十几张脸谱,中幡表演者将数米长的幡杆舞得虎虎生风,抖空竹与转碟的演员更是配合默契,让竹碟在空中划出绚丽弧线。最引人瞩目的当属顶缸表演,随着鼓点节奏,老师傅将陶缸稳稳顶在额头,忽而旋转、忽而抛接,引得市民阵阵惊呼。“太厉害了!手心都直冒汗,现场看才知道手艺人的功底有多深。”市民陈欣怡激动地说。

烟火氤氲的老行当市集里,藏着岁月沉淀的痕迹。“叮、叮……”补缸匠的铁锤敲击声清脆悦耳,补缸师傅黄顺通脚边排着几只等待修补的陶缸。“现在的年轻人哪里还见过这个,这些画面只在电视上瞧见过。”市民们围蹲在地上,目不转睛地盯着,惊叹传统技艺的精妙。今年77岁的阿婆林秀娟感慨道:“没想到还能看到这老手艺,让我想到了少时父亲在堂前补缸的画面,太亲切了。”

当古老非遗技艺遇见现代医学智慧,一场“非遗正青春医学嘉年华”正在开展。34个特色医学摊位火力全开,中医科、康复医学科、医疗美容科等科室,为市民们打造了一场沉浸式的健康文化之旅。

在小儿推拿摊位前,沈宝山国医馆的医生为孩子们进行手部推拿。“小儿推拿通过刺激穴位调节身体机能,对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的常见问题见效快,而且没有副作用,特别适合孩子。”医生一边推拿,一边耐心地向家长们解释。

除此之外,台州市一医院还设立了健康知识科普和趣味知识体验。七巧板游戏、手术伤口缝扎、体重指数测定……这些寓教于乐的互动项目,将专业医学知识转化为可感知、可参与的体验场景,让市民在游玩中收获健康知识。“既能感受医学文化,又能学到实用的健康知识,这个活动太有意义了!”参与完通经活络体验的市民屠启儒表示。

这场融合非遗展演、老行当市集与医学科普的文化盛宴,以“传统+现代”“技艺+体验”的创新形式,让非遗焕发新生,也让传统文化在年轻一代人心中生根发芽。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