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01月1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二版:要闻
2025年01月10日

让我把幸福讲给你听

点燃幸福的星星之火

阅读量:297 本文字数:1609

编者按:我区全面开展“幸福五进”活动,帮助和培养更多的人拥有幸福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心理健康服务团队成为活动的主力。这支队伍由学校专职心理教师,医务工作者,社区工作者,村干部,政法干部,心理健康志愿者组成。从2023年开始,我区已连续2年对这支专业队伍开展积极心理学系列培训。他们是幸福中心撒下的火种,又将幸福之火在城市的角角落落点燃。

 

■本报记者 王雪梅 赵一彬 章之晗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早上好,今天是我们幸福讲堂的第三堂,主题是如何做一位‘五会’的父母……”在东城街道的蓝色多瑙河小区,黄岩家庭教育研究会志愿者王荷青正面对着手机镜头做视频直播。对于年逾五十的王荷青来说,做时下最“新潮”的直播无疑是一次崭新的尝试。“做直播,我从前想都不敢想。”王荷青回忆道,“但是自从参加了积极心理学的学习培训后,我有勇气也有能力把这个直播做好。”

2023年,我区与清华大学开展校地合作,探索积极心理学的县域治理模式。第一步便是组建“1+X+N”心理健康专业团队——“1”是由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专家组成的心理教研员团队,“X”是学校专职心理教师,“N”则是由医务工作者、社区工作者、村干部、政法干部、志愿者组成的心理健康服务队。“我们希望建设一个创新型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把视角和重心从治疗心理疾病转变成预防心理疾病。”清华社会心理服务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永宁幸福中心负责人桑伟介绍说。我区具体做法的第一步就是培育一支心理健康专业团队,从科普宣教做起,撒下幸福的“种子”。

从2023年至今,我区已连续2年将积极心理学系列培训列为区十大民生实事。在学习培训中,志愿者内在的积极力量得到了进一步挖掘。“学习积极心理学、幸福心理学后,我的幸福感越来越强了。我要做一个传承者,把积极心理传播出去。”王荷青说。“我们学了知识,就要把它用起来。所以我们要进入养老院、进入社区,服务养老院的老人、服务社区的居家老人,让他们也感受到更多的幸福。”志愿者孙玲君说。

心理健康服务团队也将在培训中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心理服务志愿活动中,传播积极心理学的理念,让更多的群众认识到幸福不单单是一种状态,而是一种对幸福的感知能力,每一个人都有很多方法让自己感受到幸福。“志愿者来之后,老人们的笑容多了,话也多了,明显能感觉到他们开心了不少。”长潭休闲养老中心院长陈晓莉告诉记者。“整个活动氛围非常好,大家参与活动后能明显感觉到自己的心理状态发生了变化,面对挫折的自我调节能力有了提升。”东城街道嘉盛社区党支部副书记、居委会副主任汪筱瑜说。

那究竟什么是幸福?清华大学彭凯平教授说:幸福是持续的有意义的快乐。很多志愿者在学习和实践中奇迹般地感受到了这种意义,参加志愿服务的意愿更加强烈。黄岩区第三人民医院精神病防治科科长张榕芳告诉记者,原来医院的社会心理服务团队成员有30人,随着我区积极心理学培训的开展,更多的学员都要求加入到志愿者服务队伍当中来,志愿者的队伍不断地发展壮大。“助人自助,我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也会感觉到很快乐。”社会心理服务团队志愿者沈群芳告诉记者。

黄岩少体校副校长阮倩男在上海精卫中心学习时了解到心理学方法有助于运动员提高运动成绩,这让她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我想做一个体卫融合的尝试,希望这个效果能够延伸到我们黄岩少体校其他的运动项目当中,也希望能够有更多的像黄雨婷这样的运动员从我们少体校走出来。”阮倩男说。

截至目前,我区已经有1300多人参加了积极心理学系列培训,他们提升了个人幸福感,也成为了我区开展“幸福五进”活动的主体,为群众普及积极心理学知识,更好地去倾听群众的声音,帮助他们提升幸福能力,为构建幸福安全网发挥积极力量。

【编后】志愿者用自己的实践验证了幸福其实掌握在自己手中。但是面对时代巨变,担心跟不上忙乱的脚步,当跌入情绪的泥潭难以自拔或者遭遇精神健康危机,谁又是那个拯救的力量?请继续关注系列报道《让我把幸福讲给你听》第三篇《你的伤痛有我来听》。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