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01月1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三版:党代会特刊
2025年01月10日

党代表访谈

阅读量:780 本文字数:3436

党建赋能 优化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效能

——访区党代表林志敏

■本报记者 张 颖

“作为一名基层卫生系统的党员,我们既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也要以救死扶伤为己任,为群众健康保驾护航。”区党代表、院桥镇中心卫生院副书记、院长林志敏表示,“我们应时刻牢记学医的初心,将这种精神融入到日常工作中,为患者提供更贴心的服务,践行医者的使命担当。”

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林志敏对基层医疗现象有着深刻的认识和独到的见解。在他看来,基层卫生系统是医疗战线上的重要一环,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他认为,除了提供医疗技术和舒适的就医环境外,基层卫生系统还应着重解决“一老一小”问题。

为此,他提出,从一米高的视角设计儿童预防接种和医疗区,充分考虑到儿童的身高和心理特点,让儿童在接种疫苗和就医时能够感到轻松和愉悦;同时,从方便老年人的角度出发,打造有医疗保障、舒适、温馨且低价的普惠型医养结合机构,以更好满足这类群体的健康需求。

“党建工作是基层卫生事业发展的动力源泉。”林志敏认为,应将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以党建促业务。他建议开展“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等活动,激励党员在医疗服务、公共卫生工作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同时,通过党组织凝聚力量,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合作,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基层医疗建设,形成多元化的基层医疗服务体系,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医疗需求,共同解决群众健康问题。

此外,他认为,要建立健全基层医疗人才培养机制,加大对基层医疗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一方面,加强对现有基层医疗人才的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另一方面,以党建引领人才培养,制定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优秀医疗人才,为基层医疗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从而不断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整体效能。

 

多方联动 加快构建青少年心理健康护航体系

——访区党代表李媚

■本报记者 杨雨洁

“青少年群体普遍面临着学业、家庭、社交等多方面的压力,心理健康问题呈现低龄化、扩大化趋势,我们要加强多方联动,整合资源,加快构建青少年心理健康护航体系。”区党代表、东城街道九峰社区党总支书记、社区主任李媚说。

李媚认为,近几年,我区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面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但在实际推进过程中,仍存在着不少短板。“心理健康产业需要相关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等人才的支持,但大多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受限于资金、人才不足,无法自主、定期提供心理健康服务。目前,东城街道仅嘉盛社区可依托永宁幸福中心三级中心‘幸福之家’,提供常态化、及时、科学的心理支持和引导,但辐射范围有限。” 李媚说,社区心理健康产业相关人才的短缺,使得青少年在受到心理创伤后,无法得到及时的治疗。

对此,李媚建议,我区要以社区为单位,建立青少年心理咨询室,落实专业老师常态化负责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建立青少年心理健康援助热线,加强公益性、普惠性心理咨询和治疗服务供给;定期开展科普宣传,消除大众对心理、精神疾病的污名化。

“学校、家庭、社区三方也要协同联动起来,共同参与到青少年心理关爱中,为其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舆论、文化和社会环境。”李媚说。她还建议,学校、社区可通过入户探访等方式精准把握青少年不同的心理需求,引导监护人充分认识心理健康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全体教师也要提升能力,强化对青少年常见心理健康问题的识别能力,链接专业评估系统,对青少年心理健康进行定期筛查;还可充分发挥签约家庭医生团队的作用,提高心理健康知识普及率。

“全社会要一起努力,加强对青少年心理问题的预防、疏导和干预工作,共同撑起青少年心灵‘守护伞’。”李媚表示。

 

以技提薪 加强人才培养与技能培训

——访区党代表王增伟

■本报记者 章之晗

“近年来,我区多措并举提升全社会对技能人才的尊重,重视技术技能、尊重技能人才的良好氛围初步形成。但当前人才培养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人才培养模式滞后、人才评价机制呈现不足、紧缺技能人才仍然不足等等。”区党代表、台州美多模具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行政副总经理王增伟说。

王增伟建议,我区应针对市场实际需求建立将实用性、专业性、实践性贯穿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职业教育是人才培养的重要一环,需要持续提供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推进校企合作,如开展多样的职业实践教学,推动一线技术工人快速培养成技能人才;建立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点,推动专业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衔接,人才培养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效融合;夯实职业教育这一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在职业院校推广‘校企双制、工学一体’的办学模式。”王增伟说。

人才培养体系初步建成后,技能人才评价制度也应该同时跟上脚步。“目前,我区各企事业单位人才因评聘考核压力大,选择短期或中期的保守型课题,追求短平快的项目成果,或者进行‘蹭热度’式研究,创新潜能被严重浪费。”王增伟说。他建议,我区应该建立起以职业资格评价、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和专项职业能力考核等为主要内容的技能人才多元评价制度,引导企业实施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与薪酬待遇挂钩的薪酬制度,完善技能人才评价大数据管理服务平台,推进技能人才评价更加规范、优质。

“作为模具企业管理人员,我将进一步做好技能人才的服务保障工作,如优化高技能人才表彰奖励制度,建立培养、考核、使用、待遇相统一的激励机制,将高技能人才纳入人才激励政策体系,让高技能人才享受相应的人才补贴。我也将定期开展企业薪酬调查,指导企业建立基于岗位价值、能力素质、业绩贡献的工资分配和岗位晋升机制。”王增伟表示。

 

守护校园安全 加强学校安全经费保障制度

​——访区党代表杨魁

■本报记者 黄一馨

学校是培育人才的基石,学生的安全无疑是学校工作的首要职责。为了营造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切实保障师生的身心健康与学习安全,制定并落实学校安全经费保障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学校面临的安全风险也日益增多,因此,为了守护校园安全,制定安全经费保障制度势在必行。“虽然部分安保措施已逐步推进,但仍面临诸多挑战。目前,在安保设施建设及保安人员经费保障方面存在较大缺口,严重制约了学校安保工作的高效开展。”区党代表、新前中学党总支书记、校长杨魁说。

杨魁认为,首先要专项拨款推进校园安全设施建设,针对一些重点学校,应设立专项经费用于电子围栏、视频存储扩容及防撞柱安装等项目,确保安全设施逐步完善,全面提升学校安全硬件水平。

针对全区学校保安经费严重不足的问题,杨魁认为要创新模式保障保安经费的投入。“我建议可以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选定专业保安服务公司,按照市场合理价格确定服务费用,弥补经费缺口,同时提升保安队伍素质与服务质量,保障校园安全人力需求。”他说。

除此之外,杨魁还建议建立长效监督评估机制,由相关部门联合成立监督小组,对学校安保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定期检查与审计,确保专款专用。“要对安保设施的运行效果及保安服务质量进行年度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经费投入与管理策略,实现学校安保工作的持续优化与提升。”杨魁说。

 

文旅融合 推动西部山区文旅产业创新发展

——访区党代表郑开理

■本报记者 杨培烨

黄岩生态资源丰富,西部山区森林覆盖率达70%以上,是全国首个“中国气候生态区”。区党代表、宁溪镇乌岩头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郑开理一直在思考如何用好西部山区本土资源优势,构建“文旅融合、全域覆盖”的旅游业新质生产力。

郑开理建议,围绕西部山区特色文化和旅游资源,依托已成型的六大主题九条西部畅游线路,把“宁溪二月二”“富山梨花节”“奥运冠军故乡”等本地最具代表性和知名度的优质文旅资源作为西部山区文旅品牌的核心要素。以“彩虹西乡”品牌为统领,开发“彩虹西乡”在线服务游客的智慧文旅平台,上线“西部主题旅游”专区。同时,拓展服务外延,提供美食攻略、民宿、自驾车营地等导览,加速提升西部山区旅游业发展水平,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去年宁溪‘二月二’期间累计吸引游客96万人次,巅峰日流量达25万人次,巅峰车流量超5万车次,实现旅游收入4000多万元。”郑开理介绍道。巨大的流量背后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西部旅游集散中心,使得“流量”变“留量”。郑开理认为,可以打造西部旅游集散中心项目,以TOD旅游综合体+三个乡村文旅场景串联起西部山区各个零散景点,力争形成西部文旅品牌;设置综合服务区、旅游景点宣传区、特色文创产品展示区、游客休息区等,为游客提供优质的旅游产品和满足新时代个性化旅游需求服务的同时,促进自助游消费市场的培育,奠定西部山区旅游新名片。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