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明末“新法地平日晷”图
■杨镇钦此为明末“新法地平日晷”图。
我珍藏着一张拓片,名曰:“新法地平日晷”图,此图原版制作于明崇祯十五年,即1642年,距今已有360多年。它刻制着一年之中二十四个节气的形成与时间,是一张“节气日晷”图。
我为了解读此图,翻阅了一些书籍,同时致信请教预告了“21世纪中国大陆第一缕阳光先照括苍山”的天文、历法专家杨齐聪先生,得益不小。
“晷”的古义,是太阳的影子。“日晷”是利用一根表(或针)投出的日影方向和长度以测定太阳影子来记时的仪器,所以,“日晷”又称之为“日规”。立针于仪器之上,仪器详记着时间,针影随着太阳的运行而移动,视针影所在,即知某时。“日晷”种类很多,有所谓“地平日晷”,“赤道日晷”、“球面日晷”和“节气日晷”,涉及测星测月的有所谓“星晷”、“月晷”;安置方位不同的又有所谓“立晷”和“斜晷”;又由于制法不一,名称也不尽相同,如“日晷仪”、“日晷器”、“日晷盆”和“日晷图”等。此图晷面平行于地平面,所以称之谓“地平日晷”。所有日晷图都必须立针投影,视影才能知时。
中国测日影最早起源于圭表,表影指向正北的瞬间为正午,即当地太阳时十二时正。明末以后作为测时器名称的“曰晷”才流行于世,即把时角坐标网通过针顶投影到一个平面上,这样白天无论何时都能从太阳的影子来得到时刻的读数。这种仪器就是“日晷”。“日晷”的部件包括一根晷针和刻有时间的晷面。
且看下图半球面形的晷面上,有一个白点,即在此处仪器上安置一根晷针;再看晷面上按当地的地理纬度和节气刻制的13条晷线,(其中冬至、夏至各一条线,其余每两个节气用一条线),则从针影的方向和尖端的位置可以测定节气和时刻。夏至那天,太阳行至赤道极北处,在东北方向卯时上山,西北方向酉时下山。夏至那天,时间最长,故夏至也谓之“日长至”。冬至那天,太阳行至赤道极南处,在东南方向巳时初上山,西南方向申时初下山。冬至那天,时间最短,故冬至也谓之“日短至”。其余各节气测法类推。至于具体如何操作使用,当然有待继续学习,才能掌握。
读罢此图,深感古人在没有几何制图专门学科、没有先进测绘仪器的状态下,能够创造出对农业生产有着深刻影响的24节气来,足见古人的睿智与伟大。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图下方落款是“远西汤若望”。汤若望(中国名字),明朝万历48年(1620)来中国的天主教传教士,名字上方有“远西”两字。这看不出是哪个国家的人,据查,他是德国人。不久,他被任命为钦天监监正,协助徐光启编修“崇祯历书”,制造天文仪器。曾获崇祯皇帝特赐“钦褒天学”匾额。著有“浑天仪说”、“西洋测日历”等等。此“日晷图”原版就是他在这一时期创制的。明末,清兵入关,他归附清廷,重开历局,管理历法。在此图创制后的第三年,即顺治元年,他又创制了“新法地平日晷仪”,现藏故宫博物院。汤若望为我国天文历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由于他博学多才,深得清世祖器重,受封晋级为光禄大夫,常被召至身边,传道授业解惑,是清世祖的近臣,75岁时康熙五年(1666)死于北京,安葬在北京天主教公墓,墓在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墓旁。
此“日晷图”拓片原大34×14(cm)。图中所刻线条沉着流畅,阴文楷书端壮秀丽。在右下方钤有篆章“曾藏罗叔言处”,罗叔言,即罗振玉。此拓片原为徐维则先生珍藏。徐维则(1867-1919)浙江绍兴人,字钟咫,别名以则,贻荪、述史居士等。光绪15年(1889)举人,任北京大学国史编篡处编篡。著有“会稽徐氏铸学斋丛书”13种,“会稽徐氏初学堂群书辑录”17种,制有“石墨庵集古录”拓片200余帧。这些拓片于解放初流入市肆,此后,包括这帧明末“新法地平日晷”图在内的部分拓片半个世纪以来为本人所藏。
南京路特软件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