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江两渠富北洋
■王雪梅
在黄岩的版图上,北洋镇有点像“蝴蝶”,迤迤然镶嵌其中。它的面积并非区内最大的,但是水系极其丰富,永宁江、江南渠道、江北渠道穿镇而过,构建了北洋镇独特的地理小气候和人文历史气质。
永宁江是黄岩的母亲河,发源于西部的大寺尖。融汇了半岭溪、柔极溪、五部溪、杨岙溪、小坑溪充沛的水流,湍急的小溪渐渐融汇,在现在的长潭水库大坝上方汇聚成江,至潮济附近,水势逐渐平缓,江道蜿蜒曲折,至三江口注入椒江出东海。自潮济至三江口,这段被称为永宁江。从这个意义上说,永宁江的源头在北洋。
据史料记载,在长潭水库建成前,永宁江是黄岩西部唯一的排水出海通道,也是黄岩水运的大动脉,经椒江出台州湾,可和全国各大港口通航。北洋镇的潮济和小澧桥是这条航道上的重要码头,也是黄永古道必经之地,因着水陆联运枢纽之地的地位,一度商贸发达。那时的潮济老街三步一店,五步一铺,一派商肆繁华的景象。小澧桥集市也是宋代黄岩三大集市之一。
但是,到了民国后期,陆上交通开始发展,永宁江的交通运输功能逐渐弱化,水利灌溉的功能愈显重要,尤其是1956年黄岩大旱之后,在永宁江上游修建水库蓄水被提上了议事日程。1960年8月,长潭水库大坝建成。长潭水库拦截了永宁江上游近50%的来水量,每年可向灌区输水5亿立方米。1961年11月,江南渠道开挖。江南渠道又称总干渠,全长15公里,位于永宁江南岸,是长潭水库灌区配套的骨干工程之一,自长潭水电站尾水渠起,经过岩头、北洋、三官堂、临古至山头舟入中干渠,再与南官河等连接,输水至温黄平原,东抵椒江,南达温岭市松门镇,是台州市一百多万亩农田的灌溉及城市冲污、河道补给水的唯一过水通道。
江北渠道位于永宁江北岸,为引长潭水库水源灌溉永宁江北岸5万亩农田,于1965年10月动工开凿。江北渠道自西向东贯穿整个江北平原,从岩头进水闸起经潮济、头陀、屿下、新前、拱东、王林直至临海长甸,全长近四十公里。
江南、江北渠道同引长潭水库的水源,在岩头进水闸开始分流。或许是不愿就此分手,原本平静的水流在闸口翻卷着,咆哮着,溅起层层水花,发出震耳的咆哮,场面颇为壮观。但是时间是治愈一切的良药,分手之后,江南渠和江北渠的水流大部分时间都是流速缓慢而平静的。江南渠环山而行,蜿蜒曲折,野趣十足;江北渠则具有浓郁的农村生活气息。各有各的美,各有各的好。这一切得益于永宁江以及江南、江北渠道丰富的水资源,以及良好的小气候,北洋镇也成为黄岩主要的产粮区,也成了水果之乡。
如今,一江两渠作为长潭水库灌区配套的骨干工程,依然承担着黄岩乃至台州水利灌溉的重要功能。不过,对于北洋镇,一江两渠早已超越水利灌溉功能,助力北洋镇融入黄岩沿江发展战略,成为新一轮发展的源泉和灵魂。它赋予了北洋镇优越的生态环境、诗意的山水田园、深厚的文化底蕴,展开了一幅“旅游+农业”的时代画卷。以全自动无土栽培技术为核心的蔬菜工厂绿沃川农场,以桃花观赏、果实采摘为主的千亩桃园,以生态绿色农业为特色的中德农场,农娱结合的农业休闲综合项目蓝美庄园,犹如镶嵌在永宁江和江南、江北渠道两岸的珍珠,让北洋这只黄岩版图上的“蝴蝶”饰品熠熠生辉。
水系布局。
江北渠道。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